广东信息港首页 广东信息港首页 市复议办发布民生复议典型案例
全部 市复议办发布民生复议典型案例 / 最新更新列表

市复议办发布民生复议典型案例

2025-11-18 17:46 /


  上班途中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如何核定?近日,深圳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复议办”)发布民生复议典型案例,面对市民在工伤、养老、失业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通过一场场行政调解,推动一批案件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

  “我只是顺路买个午饭,怎么就不算‘上班途中’了?”仲先生在上班途中顺道购买了一份餐食,遭遇意外而受伤,被主管部门认定为“不属于工伤”。面对仲先生的不解与愤懑,市复议办的办案人员启动“背靠背”调解方式。办案人员细致地向仲先生解释“上下班途中”的法律定义,引导其理性维权。同时办案人员积极与工伤认定部门进行沟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内容探讨“合理路线”的人性化范畴,并翻阅大量类似案例作为参考资料。 经过多轮沟通,工伤认定部门最终采纳办案人员建议,将仲先生的遭遇认定为工伤。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就已落户深圳,只不过期间户口存在迁出迁入深圳的情形,怎么之前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就不算了?”

  “86个月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核算争议,是古女士退休待遇核定中的“拦路虎”。面对入户时间这一关键节点的认定偏差,市复议办办案人员展现出法律专业人应有的“较真”精神,最终在古女士的户籍档案中,发现其曾于1993年12月首次入户深圳。这份记录精准纠正古女士缴费年限的核算误差。掌握记录后,市复议办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主管部门基于“于1993年12月首次入户深圳”的新证据,主动承诺将重新核定古女士养老待遇,古女士随即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这起案件诠释了行政复议以“实”的证据还原事实真相,以“和”的沟通促成案结事了,最终实现“定分止争”的目标,让法律的刚性在复议的温度中得以彰显。

  “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份失业金难道真的没指望了?”在一起失业保险案件中,一位大龄失业人员因不符合常规申领条件,生活陷入困境。市复议办的办案人员全面梳理法规,在字里行间寻找“生机”,最终找到关于“大龄、困难人员可以续发失业保险金”的弹性条款。以此为据,办案人员与主管部门反复沟通,最终促成为这位失业人员继续发放保险金。

  据了解,行政复议曾“以裁为主”,现在,市复议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调解模式机制,过渡至“裁调并重”,让民生复议既有“深圳速度”,更有“深圳温度”。





  上一篇:深圳口岸又暖又快迎接全球客商入境高峰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