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息港首页 广东信息港首页 以细致服务保障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顺利
全部 以细致服务保障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顺利 / 最新更新列表

以细致服务保障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顺利

2025-11-18 17:51 /


tqb1110003_002_02_b.jpg
大学生化身“吉祥物”,为全运健儿加油。

  11月9日下午,珠海情侣路上掌声雷动。香港队选手李思颖以3小时19分54秒的成绩冲过终点,成功卫冕全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女子个人赛冠军。至此,历时3天的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在珠海圆满收官。

  车轮飞驰,贯通三地。“无感通关”丝滑顺畅,滨海赛道将珠海渔女、“日月贝”、情侣路等地标景点串珠成链。作为本次赛事的起点与终点所在城市,珠海展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城市魅力,让许多运动员在这里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珠海记忆”。

  跨境赛事书写历史

  11月7日—9日,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在珠海举行,先后进行了男女子个人计时赛、男子个人赛和女子个人赛。其中,11月8日的男子个人赛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赛事,在全运会历史上书写了新篇章。

  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男子个人赛全程231.8公里,赛道设计独具匠心。103名选手从珠海博物馆出发,途经情侣路、港珠澳大桥、澳门大桥、香港迪士尼乐园等标志性景点,在一天内6次穿越粤港澳三地口岸,却无需为通关事宜减慢车速。

  “‘无感通关’是本次赛事最大的创新亮点。”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与港澳出入境部门深度合作,创新推出“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了出入境信息“一地验放、三方互认”。这一创新使得参赛选手在激烈的竞技中始终保持流畅的骑行节奏。

  以科技赋能,珠海企业率先研发出无感通关系统。比赛中,在赛道中的粤港、粤澳分界线处,架设了无线射频识别感应设备发挥作用,通过前置报备的“白名单”信息和实时感应的数据进行后台核对,确保快速通关的便利性、顺畅性和信息的准确性。

  “通关很丝滑,对比赛没有影响。能够在跨越三地的赛道比赛,感觉很荣幸很自豪,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天津队运动员薛铭这番话,代表了不少参赛选手的感受。

  三地同心确保顺利办赛

  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粤港澳三地的紧密协作。赛事期间,三地建立了高效的联合指挥机制,除了分别设立固定指挥中心外,还配备了跟着赛事行进的移动指挥中心。三地医疗、安保等人员在车上随时沟通,使用统一的通信系统,确保赛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

  医疗保障方面展现了高度协同。珠港澳三地卫生部门共同建立信息沟通、现场协作与应急机制,筑牢立体式医疗卫生保障网。在指挥联动方面,珠港澳分别安排医疗指挥员乘坐联合指挥车全程保障,负责协调报告、指挥调度。在应急医疗处置方面,三地分别派出随行救护车尾随队伍负责伤病员快速转运和院前急救。

  珠海特别安排一辆粤港澳三地车牌的救护车随队进入澳门境内协助医疗保障。该车配备2名具备澳门有限度执业资质的医生、2名护士及1名司机,实现跨境医疗保障的通关便利、衔接顺畅与安全高效。

  气象保障同样展现了科技含量。珠海气象部门在赛道布设32个自动站和2台激光雷达,实现“30米级空间分辨率、分钟级更新频率”的精准观测。珠海联合港澳共同研发赛事专属气象服务系统,实现气象自动站、雷达图、卫星云图等多源数据直连。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同样严密。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食品药品安全总监张杰介绍:“我们成立了由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文体旅游、公安等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与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专班,实现食安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闭环监管。”

  消防安保方面,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针对涉赛场馆、接待酒店、赛事沿线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支队落实高等级勤务,全员在岗在位,针对自行车赛事特点,科学前置消防员与车辆,在沿线布设点位,实现全程动态守护。

  赛事背后的“城市温度”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举办期间,珠海的城市服务保障细致入微,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据了解,十五运会期间,珠海市香洲区精心设置了5个“文化加油站”,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本土文化与蓬勃的群众活力,为参赛健儿加油助威的同时,为赛事注入浓郁的人文气息。

  志愿服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此次赛事珠海市共招募培训城市志愿者1600余人,设立17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打造覆盖全市的城市志愿服务网络。这些站点提供路线指引、秩序维护、赛事推广、城市宣传、文明观赛引导、应急救助等多元化服务,成为赛事顺利运行的重要支撑。

  根据自行车(公路)赛安排,珠海在城市阳台、城市客厅、海滨公园、香炉湾沙滩等关键位置设置了10余个临时志愿服务站。为营造浓厚赛会氛围,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拱北口岸、金湾华发商都等重点区域还设立了特色志愿服务站点,设置赛事主题打卡墙,吸引市民游客参与互动。

  赛事期间,香洲区、高新区在赛道沿线设置了多个便民服务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赛事咨询、交通引导、应急医疗等服务。各服务点除配备饮用水、应急药品等物资外,还搭建了帐篷,方便观赛的市民和游客遮阳避雨,这些贴心举措赢得了广泛好评。

  既是“办赛”也是“办城”

  以此次赛事为契机,珠海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统筹相关单位全面开展城市风貌提升行动,确保赛区周边环境整洁有序。

  赛道维护方面,在比赛开始前,珠海按照赛事标准完成路面病害排查、修复沥青路面,更换翻新交通护栏3600余米并维修无障碍设施50余处,以最佳状态迎接赛事。

  环卫保障方面,赛道沿线配备7座垃圾转运站、12座公厕、229名环卫工人和82台应急设备。

  全国观众通过赛事直播领略珠海之美。央视体育解说人员称赞道,11月的珠海,仍能看到满山的绿色。这是珠海为赛事持续推进城市“增绿添彩”的成效。今年以来,珠海共维护打造繁花节点120处,改造绿地14万平方米,优化城市公园6个,新建服务驿站5个。

  港湾大道的炮仗花、情侣旁的格桑花,以及赛事起终点、拱北口岸等重要节点的繁花小景扮靓了城市街头,这座城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各方来宾。

  随着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圆满落幕,珠海赛区还将迎来网球、竞走等赛事。从创新跨境赛制的实践,到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珠海正以全方位贴心服务与精心保障,诠释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贡献更多珠海力量。

  (来源:珠海特区报)




  上一篇:十五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在珠海香山场迎客 “体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