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息港首页 广东信息港首页 织密水上 “安全网”! 禅城区升级迭代 “禅十
全部 织密水上 “安全网”! 禅城区升级迭代 “禅十 / 最新更新列表

织密水上 “安全网”! 禅城区升级迭代 “禅十

2025-11-18 18:14 /


  11月7日,佛山市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佛山禅城海事处、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共同签署《水上安全生产监管合作协议》(简称:2025版“禅十条”),标志着禅城区水上安全治理进入新阶段。

  此次协议升级的核心亮点的是公安参与主体从市级特警支队水警大队下沉为区级巡特警大队,不仅深化了“海事+农业农村+公安”立体化监管网络的属地适配性,更凭借区级部门贴近一线、调度高效的优势,让险情响应、执法处置速度大幅提升,实现水上安全问题“就近快办”。

签约现场

  三方协同破解治理难题,筑牢水域安全基石

  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拥有东平河、汾江水道等131.6公里主航道和122.84公里内河涌,每日往来商船、渔船超百艘次。密集的水上交通,使得防范商渔船碰撞、清理涉渔“三无”船舶、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成为三大核心挑战。

渔船码头

  在前期合作中,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佛山禅城海事处、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已开展联合巡航执法60余次、设卡检查30余次,查处非法捕捞、违法载客等行为40余起,为2025版协议升级奠定了实践基础。

  随着涉渔“三无”船舶实现动态清零,禅城区水上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商渔船碰撞事故保持“零发生”。渔船AIS终端全覆盖使海事部门对渔船航行轨迹的监控实现了从“部分掌握”到“全程精准”的跨越,水上险情预警响应与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聚焦三大突破,构建系统化治理新格局

  此次“禅十条”的升级并非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对水上安全治理机制的一次系统性重塑。该协议以科技赋能、制度创新与执法协同为三大支柱,推动治理模式从“单打独斗”向“系统集成”转变,为构建水上安全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执法现场

  科技赋能提升监管精准度。禅城区农业农村局通过AIS系统、AI视频监控等方式分析渔船轨迹,绘制“渔船习惯作业区示意图”并免费发放至商船,从源头减少碰撞风险。渔船在全面配备AIS终端、强光手电和LED灯带后,被识别率提升超80%。海事部门则运用监管指挥系统与雷达大数据,重点盯防事故高发时段,确保异常情况在10分钟内通报至农业农村部门。

  制度创新保障治理长效性。该协议首创“渔船安全生产积分制”,将碍航捕捞、安全设备未开启等行为与渔业补贴发放挂钩,积分过低者将暂停发放补贴。同时建立“5—10—30”闭环处理机制:5天内完成跨部门通报、10天内开展现场处置、30天内反馈处理结果。新增的“渔船违章快速查处通道”,可实现24小时内完成案件移交与处置。

  执法协同增强打击合力。根据协议,禅城区农业农村局、佛山禅城海事处、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将每月开展1次合署办公,每季度组织1次联合执法,重点清理“三无”渔船、打击非法渡运。公安部门将对涉嫌犯罪的组织者直接立案侦查,实现“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无缝衔接。此外,“群众举报专线”的开通,有助于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水上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禅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三部门将以2025版协议为新起点,持续升级“商渔共治”模式,全力构建“责任共担、风险共治、安全共赢”的水上治理新格局,为禅城区高质量发展守护好碧水安澜。




  上一篇:AI赋能 构建智慧消防新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