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禅城区政协城建委围绕2025年禅城区民生实事“提升出行品质,构建便捷交通新体系”主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并召开“有事禅商量”协商座谈会。委员们实地走访禅港东路(紫洞大道-佛山一环东侧)工程、三龙湾小学周边交通项目,实地感受建设项目新成效,为民生出行建言献策。 走进禅港东路(紫洞大道-佛山一环东侧)工程现场,宽敞平整、标线清晰的新道路映入眼帘。虽然项目总长仅约1.39公里,但其建成通车,让禅港路从东、北、西三面形成南庄环线,彻底打通区域交通“微循环”。
来到禅港东路(紫洞大道-佛山一环东侧),委员们在工程展板前热烈讨论 在三龙湾小学周边交通优化项目,委员们看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精细化治理样本:通过将道路中间隔离护栏北移,为学校一侧提供3条接送专用车道,同时,优化增加路口左转设计,如此一来,上下学排队车流大大缩短,校园周边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委员们实地走访三龙湾小学周边交通优化项目 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昔日高峰期接送车辆与通行车辆“互相打架”的混乱情景不复存在。对此,区政协委员丘英姿连连点赞:“既解放了接送家长的时间,又释放了道路空间,实实在在解决了民生难题,这样的创新值得肯定。”
校园周边通行环境得到提升 在随后召开的协商座谈会上,区交通、公安、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分别介绍了今年在完善路网建设、提升出行品质方面的工作进展。 据了解,作为全区年度民生实事“提升出行品质,构建便捷交通新体系”的重要内容,禅城计划打通的4条“断头路”已有显著进展,其中3条建成通车,剩余的环湖路(弘德北路-涌简村)工程预计于10月底完工。
协商座谈会现场 围绕禅城区交通体系完善,委员们踊跃建言,为交通民生工作把脉支招。 区政协委员林吉生结合日常观察,就提升路段便捷性、加密周末公交班次、消除视线盲区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还呼吁应建立路面事故快速发现机制,引入无人机巡逻等技术,实现对抛锚车辆、无报警事故的及时发现,减少道路拥堵时长。 “三龙湾小学拥堵点的‘花小钱办大事’治理模式,让我深有体会。”区政协委员吴健认为,可设立专门邮箱广纳市民治堵智慧,梳理线索后逐条优化,实现低成本高效治理。他还提议,可借鉴先进城市共享停车经验,推动重点区域停车位错时共享;招募交通志愿者,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交通治理,缓解职能部门压力。 区政协委员许育杰则对“僵尸车”问题表示关注。“在商圈、老旧小区,常常看到一些布满灰尘甚至部件损坏的车辆。”他建议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 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奕充分肯定此次民生实事主题视察成果。他强调,推进禅城便捷交通新体系建设,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战略定力,严格执行既定规划。他鼓励各委员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共同推动交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让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惠及广大市民。 |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