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每一座制造业城市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面对这一课题,作为中国纺织工业重要基地的佛山禅城,以一场高规格、多维度、促协同的行业盛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日,佛山市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在禅城举行。会上,禅城重磅发布了《织梦行动——佛山市禅城区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协同创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织梦行动”),正式启动“织梦行动”,中国(张槎)校服产业创新基地、佛山纺织服装供应链服务中心同步揭牌。
启动“织梦行动”现场 此外,禅城区张槎街道与天津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批纺织服装行业新入驻及增资扩产项目集中签约,并为首批纺织服装消费品类“禅城优品”及织梦行动“追梦合伙人”进行了授牌。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佛山禅城正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条协同”,努力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禅城样本”“佛山实践”。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思维。从明清时期的纱行林立到如今的智能织造,禅城以此次大会彰显其坚定信念:只要以创新为梭、以协同为线,传统产业同样能够织出现代化城市的崭新图景,绽放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千年纺织底蕴,铸就现代产业金名片 佛山纺织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悠久的“桑基鱼塘”生产传统,为纺织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唐宋时期,佛山丝绸便经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明清时,以“粤缎广纱”闻名,广纱成为佛山作为“四大名镇”的标志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逐步形成张槎针织、祖庙童装、西樵面料、盐步内衣、均安牛仔等区域品牌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核心区,与家具、家电等产业共同铸就了“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城市荣耀,是佛山制造版图中的关键一环。
揭牌仪式现场 禅城纺织服装产业历经几十年的积淀,已形成从棉纺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张槎针织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针织面料产业基地和纱线交易市场,集“中国针织名镇”“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针织时尚创新示范区”等众多国字号荣誉于一身。而作为“中国童装名镇”的祖庙也培育了青蛙皇子、卡尔菲特等一批优质童服品牌,成就了“中国童装看佛山”的辉煌。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禅城共有纺织服装服饰企业约8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114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约168亿元。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挑战,佛山、禅城纺织服装产业凭借深厚的产业根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显著的集群优势,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部分,也为培育新业态、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丰厚土壤。 近年来,禅城区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机遇,积极引入广东工业设计城创新中心,打造纺织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以科技驱动产业跃升;通过政企、校企、产销协同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力推“千品千亿”品牌计划、发展“产业集群+跨境电商”模式等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纺织服装消费品类“禅城优品”(首批)授牌 通过“科技—生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禅城正有效引领佛山纺织服装产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启动“织梦行动”,重塑产业竞争力 然而,放眼整个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到,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传统制造业正遭遇多重挑战。佛山纺织服装产业在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迈进过程中,不仅面临技术创新与智能化水平不高、区域品牌影响力分散、文化赋能不足等发展瓶颈,同时也承受物业老旧、出口承压和电商冲击等多重压力。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陈娴坦言,尽管佛山纺织服装产业仍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在潮汕、东莞、中山等区域品牌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其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尤其在全国十大针织童装和内衣企业评选中,尚无佛山企业入选,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 这些挑战背后,也折射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尚未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传统制造模式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但必须明确,传统产业并非落后产业。正如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所言:“任何传统产业只要注入知识与技术,都能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织梦行动——佛山市禅城区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协同创新行动方案》发布 转型升级,是焕发新活力的关键。面对挑战,禅城并未等待,而是主动突围。大会上,禅城区发布并启动了《织梦行动——佛山市禅城区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协同创新行动方案》,系统绘制区域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具体而言,禅城将以“立足禅城、协同佛山”为基础,提出以面料创新、服装提质、平台赋能为主线,推动产业向“新场景、新功能、新科技”迈进,打造“有品质、有品位、有品牌”的服装产品,构建以科创服务平台和秀场展贸平台为“两翼”的产业腾飞新格局。 同时,着力提升“张槎针织”“祖庙童装”品牌能级,新塑“佛山T恤”区域品牌,增强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认知度,塑造具有“松弛感、微时尚、国潮范、轻科技”特色的生活方式品牌,打造禅城特色与佛山品味兼具的新服装消费文化标杆。 力争到2027年,纺织服装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至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0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织梦行动”规划四大行动板块: “织梦创工场”:强化创新研发,构建“AI+纺织”生态,推动企业集聚与梯队培育; “织梦魔力营”:提升创意设计,拓展营销网络,加强品牌培育与服务; “织梦秀舞台”:举办时尚发布、智能创新等展示活动,推动产业时尚化与国际化; “织梦能量池”:构建品质检测体系,强化人才与金融支持,发挥行业组织效能。 四大板块将共同推动14项重点任务,覆盖研发、设计、营销、展示、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系统构建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签约仪式现场 大会同步揭牌“中国(张槎)校服产业创新基地”和“佛山纺织服装供应链服务中心”,并签约一批新入驻与增资扩产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作为首批“追梦合伙人”获得授牌,将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此外,张槎街道与天津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将创新设计引领,提升佛山纺织服装的时尚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从揭牌创新基地到启动“织梦行动”,从携手行业协会到搭建展示平台,禅城正以“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向创新要动力、向转型要出路、向品质要效益,走出一条传统产业升级的新路径,辐射带动佛山纺织服装向新而行、向上攀登,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高地。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佛山之心”城市能级 传统产业绝非“夕阳产业”,更不等于落后产业。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这样一个共识正日益清晰:唯有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并重,才能不断巩固优势产业地位、提升全产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和区域竞争格局深刻调整,推动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已成为佛山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珊表示,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将其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整体布局中谋篇布局。禅城区委、区政府立足中心城区实际,坚持破立并举,以超凡的魄力和扎实的举措,大力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和“三年千万”都市工业载体建设行动,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如针织创新大厦这样的现代化产业载体,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在这场产业跃迁的征程中,禅城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刘珊表示,“织梦行动”的实施,必将有力促进“张槎针织+祖庙童装+佛山纺织服装品牌”的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释放,更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秀场表演 作为全国“工业第四城”的核心区域,禅城正全力建设“六最”现代化都市、打造“佛山之心”,推动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更是禅城从中心城区迈向真正“城市中心”的战略路径。 从明清时期的纱行繁荣到如今的智能织造,纺织服装产业始终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织梦行动”,不仅织就佛山禅城产业转型升级之梦,更织出传统产业跃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宏大愿景。 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接下来,禅城区将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区域协同、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佛山纺织服装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她希望专家和行业协会持续为产业把脉问诊、献计出力,在细分领域和专业市场提供智慧支撑,助力佛山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纺织服装示范高地。 同时,禅城诚挚邀请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并承诺当好“金牌店小二”,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与大家共享机遇、共赢市场。“我们坚信,只要各方携手成为追梦‘合伙人’,将今日共识转化为明日成果,佛山纺织服装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严冰说。
校服走秀表演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这场“织梦行动”既是对历史的接续传承,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更是佛山人不忘来时路、再辟新征程的庄重宣誓。 以创新为驱动、以协同为路径、以价值提升为目标,佛山纺织服装产业必将书写出更加璀璨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打造“佛山之心”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夯实“家底”。 |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