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民心同行,奔走于产业园区、民生项目现场、代表联络站等场所,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今年7月,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480名五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履职答卷。 八年来,代表主题活动已成为禅城区各级人大代表工作的亮丽名片。据统计,2025年主题活动期间,全区累计开展进代表联络站、专题调研、实地视察、执法检查、社区议事会等活动超过200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59件,形成代表建议44件,推动解决问题298件。 代表们察民情、集民智、惠民生、聚民心,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为助推“再造一个新佛山”、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禅城实践注入了强劲力量。
人大代表了解“推进居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进展情况 聚焦重点领域,察实情、献良策 这个夏天,禅城区各级人大代表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通过专题议事、实地调研等形式,聚焦产业、乡村振兴、教育发展等重点领域,积极行动,精准建言。 环佛山大学创新圈,是禅城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打造汾江科创带、推进“全域中心化”重任的关键落子,其规划建设备受人大代表关注。 依托佛山大学、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研院等科创资源,禅城正重点打造环佛山大学创新生态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打造校地合作共赢发展新典范。通过深入探讨,代表们认为,推动产学研融合的路径建设至关重要。 区人大代表、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彭学慧在议事活动中建议,要打通校企对接渠道,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生产一线转化,强化产学研协同效应,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区人大代表、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姚晓琳呼吁,禅城、张槎可增设更多研学基地,在产学研上进行深化,大力培育服务本地发展的人才。
人大代表“议事会+小组”活动现场 如何推动禅城教育提质增效,牵动着人大代表的心。 在全区中小学校实施“以体强心”行动,是禅城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人大代表对“以体强心”行动项目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了解该项目在构建“普及型+竞技型”校园体育竞赛体系、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建设课程、推进家校社联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调研了解到部分家长对体育育心功能认识不足的现状问题,代表们建议,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引导,并深化社会协作,推动“体心融合”课程常态化实施,创新引入AI技术,以科技体育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人大代表对“'以体强心'行动”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专题调研 积极为辖区教育建设“把脉”,7月11日,在张槎开展人大代表中心站“议事会+小组”活动时,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建忠表示,希望张槎能积极引进或培育名校长,打造优质名校,形成独有的竞争力。“当前,张槎基础教育质量需要继续提高。”区人大代表、冠华小学校长孙龙建议,张槎要深挖本地非遗文化并提供活动空间,将非遗传承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拓宽学生视野。 从科创前沿到乡间地头,从产业园区到校园课堂,以“议事”促“成事”,人大代表们的履职足迹遍布全区中心工作的关键领域,助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面对面”齐议事,“实打实”解民忧 在刚刚过去的7月,人大代表深入代表联络站,与群众、企业代表“聊得火热”,在一场场直面问题的议事交流中,将民之所盼转化为履职清单,为破解民生难题、推动区域发展献计出力。 “未来,佛山养老需求空间巨大”“重点应推动供需有效对接”“人大将积极牵头组织议事会,推动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7月15日,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曾祥钳以普通代表的身份走进祖庙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聚焦“银发经济”发展路径专题,与企业代表围坐一堂,听取群众需求与意见。养老服务供需脱节、政策落地难、资源限制及公众认知不足……痛点问题被一一摆上台面,曾祥钳与到场的人大代表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当场回应民生关切并探讨破局路径,力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人大代表进站座谈会现场 代表们积极行动、共同参与,在联络站这个“前沿哨”当中,围绕一个个具体民生议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接待和议事活动,着力推动一条条民意从“纸面”落到“地面”。 老旧小区逢雨必浸,流动三轮车与杂物占道,垃圾清运不及时导致桶满为溢,车辆乱停乱放造成拥堵,该怎么解决、怎么管?7月7日,在张槎街道清水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集中接待选民群众活动中,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认真倾听居民反映的具体诉求,细致追问详情,承诺持续督促办理,确保居民关切落地见效。 在7月15日开展的“疏通城市脉络,助力民生福祉”主题活动上,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实地调研绿岛湖片区道路升级改造项目,提出了优化施工流程、同步完善交通标识和路灯、做好施工期间交通疏导方案等诸多建设性意见,助力改善片区交通环境。
人大代表实地视察“绿岛湖巡堤辅道(同济大桥至湖翠东一路段)临时接驳工程” 7月18日,石湾镇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议事会上,气氛非常热烈。省市区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物业公司代表及居民代表围坐一堂,锁定了流动人口暂住证续期、住宅区地下管网堵塞、蚊媒传染病防控的三个民生热点问题,共谋解题良策,全力推动群众家门口的“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一条条建议、一项项具体行动、一个个惠民实效,有力推动了代表主题活动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强化监督作用,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 民生实事连着民心,在骄阳似火的7月里,人大代表监督民生实事的脚步并未减慢:“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改善,城市道路通了没、“亮”了没,公共就业服务进展如何……代表们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履职担当,助力民生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人大代表在禅港东路开展民生实事项目调研活动 “部分规划路段的路灯未纳入更新范围,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细化后续建设时序”“可探索引入太阳能路灯等新能源照明设施,进一步拓宽绿色低碳实践路径”……7月11日,代表们对“部分主干道路灯照明设施修复提升项目”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视察调研,边走边看边议,对安全节能双升级、照亮民生路进行建言。
人大代表实地察看路灯照明设施修复提升项目的实施情况 在7月15日的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活动中,围绕“全面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质效”民生实事,代表们建议,可建立社区互助群,吸纳具备育婴、家政、电工等技能的居民加入,既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又能解决居民日常需求,还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40+”女性知晓并参与到活动中来。 7月22日,市、区人大代表对“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项目”民生实事开展监督活动,通过实地视察、座谈交流的形式,为排涝工程项目推进建言献策。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李贤丽指出,市民群众对该项目期待较高,建议各部门持续努力,严控工程质量、严守进度,积极探索排涝工作新路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城市排涝能力。
人大代表到明窦涌开展“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项目”民生实事监督活动 “居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关乎千家万户。7月23日,省、市、区人大代表对该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集中视察。走访雅居乐小区了解了项目进展及难点后,区人大代表、佛山健翔骨伤医院院长龙翔宇建议,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强化政策宣传,加强与业主沟通,保障饮用水安全。 倾听民声、汇聚民意,推动问题解决、凝聚代表合力——一场场议事会热烈展开,一轮轮视察调研深入一线,一条条代表建议直击关切,一次次跟踪督办紧盯落实……今夏,代表们以高质量履职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禅城实践,为禅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尽管主题活动暂告尾声,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脚步却未曾停歇。“下一步,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发挥人大职能优势,通过多元形式强化督办与跟踪问效,坚持‘督则必成、办则见效’的工作标准,以监督的精准性、代表的亲和力赢得人民群众对人大督办、代表履职的认可。”禅城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