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城抢抓机遇布局银发经济新赛道 “早就听老友称赞禅城的养老环境好,这次来体验了解,果真眼前一亮。”近日,数十名来自香港的长者化身“体验官”,走进天福养老社区、佛山市颐养院两家五星级养老机构感受养老服务。大家纷纷点赞道,在此既是养老,更是“享老”。 以制度创新、开创禅港养老“通关记”;以医疗协同、打通康养服务“快车道”;以产业融合、激活银发经济“生态圈”——随着“湾区养老”进入“提速期”,禅城区积极抢抓机遇,努力建设成为备受湾区长者青睐的养老目的地,在接住这波“银龄流量”的同时,托举起老人们稳稳的幸福。 下好湾区养老“先手棋” 佛山是首个与香港建立养老战略合作计划的内地城市,禅城以“先手棋”姿态谋划推动湾区养老服务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率先开启跨境养老服务的创新探索。 当前,禅城已编制印发《打造禅港“银龄”新赛道,共绘跨境养老新画卷——禅港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深化禅港合作、强化医养结合、打造示范标杆”三大方向,细化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着力开辟跨境养老“银龄”新赛道,推动形成养老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禅城还在禅港养老资质互认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实现两地合作升级。去年,禅城区五星级养老机构——天福养老社区成功获香港社会福利署认证,成为“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标志着禅港养老合作跨上了新台阶。 当前,该养老院专门打造香港社会福利署“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长者专区,已有9名香港老人在此享受计划补贴、安享晚年。有了战略引领的加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禅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未来3年将吸引超过800名香港长者来禅养老,年带动消费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800个。 打通健康服务“快车道” 从香港到禅城,想让流动的银龄一族“丝滑”融入内地生活,少不了医疗服务互通协作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禅城积极与香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合作,推动两地医疗资源高效互通,让香港长者在禅城就医更便利、居住更安心。 其中,禅城通过深入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打通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的通道,为香港老人使用内地医疗服务带来更多元、更优质的选择。 目前,佛山复星禅诚医院获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第二批指定机构、佛山首家“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禅城区成功获批31个“港澳药械通”项目,数量位居省内前列,产品使用获益患者超590人次;2025年计划新增10项“港澳药械通”批件。 同时,禅城持续深化与香港地区的医疗合作,拓展合作平台,强化服务供给。其中,推动“香港-港康 Doctor Q跨境医疗平台”上线运作,今年预计新增签约港澳医疗机构/集团2家、港澳执业医师5人。 此外,截至今年6月,超2800名港澳台居民在禅城参加年度居民医保,享受无差别医保待遇;同步推进复星禅诚医院申请纳入香港“长者医疗券”试点医疗机构,推动两地医疗保障政策深度衔接,进一步保障在禅港人就医需求。 培育银发经济“增长极” 当前,为深度融合香港先进养老服务理念与禅城特色地域文化,禅城积极引入香港资本、技术及管理经验,重点发展高端养老机构、老年康复护理、老年用品研发等产业,创新构建“跨境养老+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新模式。 据介绍,禅城已引进平安集团、泰康集团等国际康养龙头企业,将高标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康养产业示范区。其中,重点推进平安金融中心康养综合体、泰康高端健康管理中心两大标杆项目,集成活力养老、智慧医疗、文化娱乐等多元业态,全面提升区域高端养老服务能级。 同时,禅城加快对普惠性养老服务设施的提档升级,力求健全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养老需求。其中,佛山市新社会福利院、张槎敬老院升级改造项目将于年底建成投用,新增1425张普惠型养老床位,切实提升供养服务设施兜底保障能力。 |
Powered by Discuz! X3.5